綿陽新聞網訊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怎樣有效開展非遺保護與利用,更好的讓非遺適應當代生活需求?市文廣旅局、市非遺中心舉行2022年非遺傳承人培訓會,邀請專家對北川、涪城、游仙、安州的20余位非遺傳承人代表進行專題培訓。
當天上午10時,在簡短的開班儀式后,市文廣旅局總規劃師鄧世紅向參訓人員做《文旅融合視域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若干認識與思考》主題講座,他從非遺保護的情感視覺、價值視覺開始,對非遺的屬性進行解讀。同時,他以綿陽本土及國內的非遺產業發展成功案例,探討非遺生產性保護的方法、路徑,從非遺與景區建設、鄉村旅游發展、城市旅游發展等方面,解析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思路,并分析在融合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建議具體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參加本次培訓的非遺傳承人紛紛表示,這次培訓收獲不小,讓大家對各自所從事的非遺技藝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有了更新的認識。(仝青 綿報融媒記者 張登軍)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