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委召開全市企業工作座談會,面對面聽取意見,實打實解決問題,全力紓困解難,支持企業發展。這是市委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綿陽發展的重要一筆,也是“補短板”“強弱項”的務實之策。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刻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用真情、出實策、解難題,讓企業在綿陽安心發展、舒心發展。
企業是城市的重要家底,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石。保企業就是保發展、保就業、保民生。特別是疫情當下,面對成本高、融資難、用工難等諸多困難,一些企業陷入困境。越是在困難時刻,越需要黨委政府“雪中送炭”、排憂解難。
排憂解難,關鍵要幫在“點子”上。兌現政策,要突出一個“快”字。幫助企業吃透政策精神,讓最新的惠企政策及時到位。解決問題,要做到一個“準”字。摸清企業的“急、難、愁、盼”,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找準病灶、靶向治療,不斷疏通堵點、化解痛點、消除難點。政務服務,要體現一個“優”字。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企業角度想問題、作決策,高效助推企業跑出“加速度”。尊企護企,要注重一個“真”字。發自肺腑、將心比心,實打實幫助企業,決不能拿著“有色眼鏡”看待企業。
落實好“快、準、優、真”四字要求,關鍵要正確處理好“親”“清”政商關系。親,要義不在于關系親密,而在于真正把企業家當自己人、把企業事當自己事。清,就是干部同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各級干部對企業既要“親”、又要“清”。不能因為“親”,就喪失原則,逾越底線,以權謀私。不能為了“清”,就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對企業拒之千里、不聞不問。
綿陽要成為一片投資的熱土,各級干部首先要成為尊企護企的帶頭人。唯有用真情、出實策、解難題,才從根本上優化營商環境,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