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積”出活力“分”出成績
涪城推行“積分制”量化代表履職實效
綿陽新聞網訊 日前,涪城區人大代表陳湘提出的“關于加強三無小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的建議”,被涪城區人大常委會列為2022年重點督辦件,其個人履職被加了5分。據了解,自今年實施《綿陽市涪城區人大代表履職量化評價制度(試行)》(以下簡稱《制度》)以來,全區人大代表的履職活力得到持續激發。
去年7月,涪城區第七屆人大代表完成換屆選舉,其中初任代表為229名,占比達79%。如何提高履職能力?區人大常委會于去年8月征求代表意見,并在今年1月出臺了《制度》,明確各鎮(街道)區域代表小組、專業代表小組組織實施、核實上報、逗硬考核。
“履職內容被逐一細化,既對代表參加人代會期間的審議、建議、發言等工作進行考核,又對閉會期間的調研、視察、走訪等情況作出評價。”新任代表谷麗注意到,走訪聯系選民、企業,每走訪1戶(次)積1分。
“除了規定動作外,還有加分項,讓我們履職更有活力。”4月22日,農業專業代表小組副組長杜瑜組織該小組代表,就調研鄉村文化振興、農業社會化服務、產品質量安全等開展籌備活動,個人履職被加了8分。此外,先進典型、調研成果、述職評議滿意等也屬加分項。
“同步做好‘減法’,提高代表自我約束力和履職自覺性。”區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代表未按規定出席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未按要求參加閉會期間代表小組活動、未按要求向選民述職等情況將被扣分。其中,不出席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且沒有履行請假手續的一次扣20分。
激勵作用下,黃富敏、李金華等“領雁代表”開創“涪城夜話·代表履職分享沙龍”履職平臺、“涪企有我·聯系互助”履職平臺,有效破解新任代表找不準履職切入口等難題。而年初舉行的區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也上演了爭先創優的履職比賽:會前,代表通過調研視察提出建議124件,交辦106件,實現代表建議量質齊升;會議期間,共有213名代表發言,約占出席代表的85%。
“量化評價制度是累計積分,每年清零。我們將根據分數榜,用好考核指揮棒,解決代表履職‘干好干壞一個樣’問題。”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澤斌介紹,年度積分將作為代表發放履職補貼等的重要依據,本屆積分總和將作為代表連任或推薦為市人大代表候選人的重要參考;每年將對積分排名前10%的代表進行表彰獎勵;將對消極履職、積分較低、述職評議結果較差者進行約談提醒,并對情況嚴重者進行勸辭或罷免。(綿報融媒記者 熊燕)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