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灣大橋施工現場
綿陽新聞網訊 東西第二干道作為市城建攻堅重點工程,道路全長約17.8km,自西向東分為安州段、涪城段和城區段三大部分。近日,記者在城區段施工現場看到,清水灣大橋、高水中街等東西第二干道工程的重要節點,正加速推進。
在清水灣大橋的施工現場,工人正在架設橋梁主橋的現澆箱梁。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底,在完成渠內橋梁下部結構的施工后,開元渠水位已恢復正常。目前大橋主橋段箱梁施工已完成50%,正在進行掛籃施工模板拼裝工作。清水灣大橋建成后連接老龍山隧道,能有效緩解城區如涪江二橋、東方紅大橋及沿線道路的交通壓力,成為城北片區連接涪江兩岸的又一重要通道。
高水中街是連接清水灣大橋的城區道路,也是東西第二干道的重要節點。此次建設對高水中街進行路面提升改造,包括路面加寬,交安設施、道路綠化亮化等內容。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已基本完成南側半幅段施工,即將對北側路段施工作業。之前各方高度關注的管線遷改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
東西第二干道城區段位于綿陽市城區北側,西起教育園區二環路匝道,東至游仙片區,先后經過牌坊溝、西山北路、高水中街、小島、科學城、游仙等,道路設計全長約9.1km。其中,西山北路段、高水中街段、仙童路段為改建段,長約2.8km;綠島大橋和金童橋段現狀利用,長約1km;其余為新建段,長約5.3km。全線包括一座半互通式立交跨線橋、一座跨清水灣及開元渠大橋、一座隧道等主要節點工程。
東西第二干道建成后將重構城市路網,彌補東西通道不足的問題,緩解九洲大道局部路段通行壓力。同時加強科技城新區、教育園區、高水、小島、科學城和游仙鎮等片區與中心城區之間的聯動,成為城市路網的又一主動脈。(綿報融媒記者 蘭建春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