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記者近日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全市應急系統將抓好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一條主線”,聚焦源頭治理、應急應戰、戰備保障“三大體系”,全面實施本質安全提升、災害源頭防治、救援能力提升、科技信息支撐、基層基礎建設、隊伍正規化建設“六項工程”,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著力推動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實現安全風險可防可控、救援能力穩步提升、應急保障有力有效。
在實施本質安全提升工程中,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直管行業安全監管。通過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曝光和大整治,協同有關職能部門開展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城鎮燃氣、工業企業等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集中整治,筑牢安全網。以“護安2022”監管執法專項行動為主線,重點開展煙花爆竹、非煤礦山等5個專項執法檢查,對違反相關標準的企業嚴肅處理,用鐵腕執法手段保障一方平安。緊盯重點領域、重要時段,加大風險研判、警示提示、督導檢查,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源頭管理,嚴密防控重大安全風險。
在實施災害源頭防治工程中,全市應急系統將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防汛抗旱、地質地震災害防治三項工作。通過全面抓好省市防火命令宣貫,持續開展全覆蓋風險隱患排查,開展可燃物計劃清除,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有效管控野外用火,堅決遏制違法違規用火。緊盯人員密集、“城中村”“三合一”、城鄉接合部等區域,分行業、分領域、分類別部署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嚴防“小火亡人”事故發生。通過細化實化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嚴格落實相關要求,實時做好增援準備和信息報告等。通過加強震情監測會商,推進地震風險防范和隱患治理,強化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規范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管理,加強地震預案體系建設,適時開展地震應急演練,加強地震災害風險防范和突發地震事件應急救援。
在實施救援能力提升中,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在完善應急預案體系、開展預案演練的基礎上,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健全應急值守聯動機制,規范市、縣(市、區)兩級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同時做好物資保障力量等應急救援準備,時刻保持應急狀態。
全市應急管理系統還將在科技信息支撐、基層基礎建設、隊伍正規化建設等方面“下深水”“練苦功”,通過信息化平臺建設、部門數據融合共享、高科技技術運用等手段,構建應急指揮“一張圖”,強化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數據聯通、融合共享,推進風險識別、監管執法、指揮調度等業務應用智能化。在不斷推進基層基礎建設的基礎上,還要狠抓應急管理系統作風建設,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全力以赴履職盡責,堅決反對決心在嘴上、行動在會上、落實在紙上的不良作風。著力構建以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以專業救援隊伍為協同、以武警、民兵、預備役為突擊、以社會力量為輔助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立健全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綿報融媒記者 謝艷)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