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扶貧就要以身作則,永遠走在群眾的前面,當好群眾的服務員。”這是梓潼縣農業局馬迎鄉獸醫站助理獸醫師桑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為了當好這個服務員,2018年6月底,大病初愈的桑林積極響應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自愿報名來到了涼山州美姑縣哈洛鄉夠峨村。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妻子曹鳳蓮。為了照顧桑林,曹鳳蓮毅然決然地辭去穩定的教師工作,安排好家中的四位老人和兩個孩子,與丈夫一同踏上了脫貧攻堅的戰場。
地處大山之中的哈洛鄉,雖然藍天白云,風景如畫,但惡劣的自然條件卻讓人望而卻步。這里,卻是桑林夫妻倆將工作生活三年的地方。
鄉村住宿條件相當有限,早已沒有學員的幼兒園教室成為了桑林夫婦臨時的“家”。為了讓“家”的環境更加溫馨,夫妻倆和其他幫扶隊員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打掃衛生,疏通水溝。
桑林每天忙著進村入戶開展工作,曹鳳蓮也閑不下來,和當地小朋友交流成了她最大的快樂。她教孩子們洗臉、洗手、做游戲,有愛心更有耐心。她還根據當地學生實際情況,利用自己所學因材施教,改變教學方法,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彝族孩子的教學方法——搜羅許多高質量的教育片、宣傳片,向孩子們描繪大山外的精彩世界。
有了賢內助,桑林的工作進展得特別順利。哈洛鄉不通公路、缺水、缺電,人均收入不到300元,人均糧食不夠500公斤,很多農民因收入低,糧食不夠吃,先后陸續搬遷到了其他地方??粗鴫蚨氪迦M僅剩下的7戶村民,桑林在心底下定決心:“既然來了,就必須圓滿完成這項光榮而神圣的任務,帶領村民們過上好日子!”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的政治素質和宗旨意識,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規范黨組織工作運行機制,完善村級組織相關制度,健全“三會一課”制度,提升基層黨建制度化水平;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一年多來,桑林跑遍了哈洛鄉的山山水水,一邊規范當地村黨組織工作運行機制,一邊找短板、謀出路。
本著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的思路,桑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一有空閑,就組織村內有經驗的黨員學習養羊等繁殖知識(如圖),讓他們提高養殖水平,提高收入。
“我們在這里的時間是有限的,希望留下的業績是無限的。”桑林夫婦扎根彝區,身入心入,印在這里的足跡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如他們所說,要用真心真情為彝區人民脫貧致富、安享幸福撐起一片藍天。(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靈越 實習生 蔡雨靜 文/圖 )
編輯:李志